塑胶填充母粒是在塑料加工成型过程中,将各种助剂、填料与少量载体树脂混合混炼制成的粒、粉料,用于替代部分昂贵塑胶原材料,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改善产品性能。下面,小编介绍一下
塑胶填充母粒主要由填料、载体树脂、助剂三部分构成,其化学成分及作用如下:

一、填料(核心成分)
填料是塑胶填充母粒的主要组成部分,占比可达70%~90%,其作用是替代部分塑胶原料以降低成本,同时改善产品性能。常用填料包括:
无机填料:
碳酸钙(CaCO₃):最常用的填料,来源广泛、成本低,可提高塑料的刚性和硬度,但可能降低透明度。
滑石粉:改善塑料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,适用于高温环境。
高岭土、硅灰石:提高塑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损性。
硫酸钡、元明粉:用于特定性能要求的产品,如防辐射塑料。
有机填料:
淀粉:可降解填料,用于生物基塑料,但耐水性较差。
填料要求:成本低、来源广,能适当改善塑料性能(如刚性、耐热性)。填料需充分干燥(含水量≤0.5%),粒度需适中(如碳酸钙粒径3~6μm,滑石粉粒径3~20μm),以避免凝聚影响分散性。
二、载体树脂(分散介质)
载体树脂用于分散填料,占比约10%~30%,其选择需与基体树脂相容且熔点适配。常用载体树脂包括:
聚乙烯(PE):如LDPE(低密度聚乙烯)、HDPE(高密度聚乙烯)、LLDPE(线性低密度聚乙烯),熔点低、流动性好,适用于聚乙烯基体。
聚丙烯(PP):熔融温度较高,但无规聚丙烯或粉状聚丙烯熔点较低(≤100℃),可用作载体。
其他树脂:如APP、EVA、PVC、PS、ABS等,或这些塑料的废旧料(如废PE、PP),以降低成本。
载体选择原则:
单一载体理论上应与基体树脂相同,但实际中相近即可(如PO用母料常选LDPE或APP为载体)。
复合载体(如LDPE/LLDPE)与多种树脂相容性好,适应性广。
三、助剂(性能调节剂)
助剂用于改善填料与载体树脂的相容性、分散性及加工性能,占比约1%~5%。常用助剂包括:
偶联剂:
硅烷类:适用于黏土、云母、滑石粉等含硅填料,与PVC、PP、PU等树脂相容。
钛酸酯类:适用于CaCO₃、TiO₂等无机填料,与PO、PU、EP、PA、PVC、PS、ABS等树脂相容。
铝酸酯类:主要用于CaCO₃,除偶联外还可提高加工性、机械性及阻燃性。
磷酸酯类:用于CaCO₃,提高加工性、力学性能及阻燃性。
加入量:一般为填料的1%左右,填料粒度越细或形状越不对称,加入量需增加(如纳米碳酸钙最大加入量可达3%)。
分散剂:
低分子PE、低分子PS:改善填料分散性。
硬脂酸及其盐:如硬脂酸钙、硬脂酸锌,提高润滑性和分散性。
加入量:一般为5%左右,填料粒度越细或形状越不对称,加入量需增加。
其他助剂:
表面处理剂:如硬脂酸,改变无机填料表面活性,使之由亲水性转化为亲油性。
流动改性剂:如EBS(乙撑双硬脂酰胺),提高加工流动性。
抗老化剂:延长塑料制品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