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楷锦新材料科技(广东)有限公司官网!
楷锦新材料科技(广东)有限公司
地  址: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聚星围二村六巷106号101室
电  话:18372084656
手  机:13712003978
联 系 人:王先生
邮  箱:362760708@qq.com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公司动态

色母粒生产过程中产生分散不均如何解决?


​色母粒生产中 “分散不均” 是指颜料(或功能性填料)在载体树脂中未完全分散,形成团聚颗粒(肉眼可见的色点、硬块),最终导致下游着色产品出现花斑、条纹等缺陷。其核心原因是 “颜料团聚力>分散力”(分散力包括机械剪切力、界面结合力),解决需从 “颜料预处理、设备参数优化、配方调整” 三个维度系统提升分散效果,具体方案如下:
色母粒
一、颜料预处理:降低初始团聚,提升分散基础
颜料(尤其是无机颜料如钛白、炭黑,有机颜料如酞菁蓝)出厂时多以 “团聚体” 存在(粒径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),若直接加入树脂,需更大剪切力才能打散。预处理可先破坏部分团聚,减少后续分散压力。
1. 颜料表面改性(提升与树脂的相容性)
适用场景:颜料与载体树脂相容性差(如无机颜料极性强,与非极性 PE、PP 树脂结合弱)。
方法:
物理改性:用偶联剂(如硅烷偶联剂、钛酸酯偶联剂)对颜料表面包覆(用量为颜料的 1%-3%),通过偶联剂的 “极性端接颜料,非极性端接树脂”,降低界面张力,使颜料更易被树脂浸润。
举例:钛白粉用硅烷偶联剂 KH550 处理后,与 PP 树脂的相容性显著提升,分散时更易被剪切分散。
化学改性:对有机颜料进行磺化、酯化处理,引入与树脂匹配的官能团(如对红色颜料进行羟基化处理,提升与 PA 树脂的相容性)。
2. 颜料预分散(制成预混料,打破大团聚)
适用场景:颜料粒径大(>5μm)、团聚严重(如回收炭黑)。
方法:
高速混合预分散:将颜料、分散剂(如聚乙烯蜡)、部分载体树脂(占总量 30%)加入高速混合机(转速 1000-2000r/min),通过机械撞击和摩擦,将大团聚体打散为小颗粒(粒径降至 1-3μm),形成均匀的预混粉。
湿法制浆分散:对超细颜料(如纳米碳酸钙),可先与溶剂(如白油)混合制成浆料,通过砂磨机(锆珠研磨)将团聚体磨至纳米级,再与载体树脂混合(溶剂后续在挤出机中挥发)。
优势:预分散后的颜料初始粒径更小,后续双螺杆挤出时只需较低剪切力即可分散均匀。
二、设备参数优化:增强机械剪切与混合效果
双螺杆挤出机是分散的核心设备,通过调整螺杆组合、转速、温度等参数,可显著提升剪切分散能力(分散力需超过颜料团聚力)。
1. 螺杆组合:强化 “剪切段 + 混合段” 设计
问题根源:若螺杆以输送段为主(螺距大、无剪切元件),剪切力不足,无法打散颜料团聚体。
优化方案:
增加剪切元件:在塑化段加装 “反向螺纹块”“捏合块”(捏合块错位角 30° 或 60°,错位角越小,剪切力越强),通过反向推送和挤压,将颜料团聚体 “撕裂” 分散。
举例:加工炭黑色母时,在螺杆中段设置 3-5 组捏合块(错位 30°),剪切力可提升 40% 以上。
延长混合段长度:混合段(含剪切元件)占螺杆总长的 30%-50%(普通输送螺杆仅 10%-20%),确保颜料有足够时间被剪切分散。
注意:剪切力并非越大越好(过度剪切会导致颜料结构破坏或树脂降解),需根据颜料类型调整(无机颜料耐剪切,可强剪切;有机颜料易被剪切破坏,需中等剪切)。
2. 螺杆转速:提升剪切频率(匹配物料特性)
原理:转速越高(在合理范围内),螺杆与物料、物料与机筒的摩擦剪切频率越高,分散效果越好(但能耗和树脂降解风险也会增加)。
优化方案:
普通颜料(如钛白、酞菁蓝):转速 300-600r/min(根据螺杆直径,Φ65 机筒选 400-500r/min);
难分散颜料(如炭黑、铁红):转速 500-800r/min(需配合强剪切螺杆组合);
热敏性颜料(如偶氮红):转速 300-400r/min(避免高温降解,优先通过预分散提升效果)。
判断标准:通过挤出物外观判断 —— 分散良好的色母粒表面光滑、无颗粒;若仍有颗粒,可逐步提高转速(每次增加 50r/min),直至分散均匀。
3. 机筒温度:确保载体树脂充分熔融(提升分散介质流动性)
问题:温度过低,载体树脂未完全熔融(呈半固态),无法包裹颜料颗粒,剪切力无法有效传递到颜料团聚体;温度过高,树脂降解(产生小分子物质),失去对颜料的包覆能力。
优化方案:
按载体树脂熔点设定温度(熔融段温度 = 树脂熔点 + 20-30℃):
PE 载体:熔融段 160-180℃(PE 熔点 105-130℃);
PP 载体:熔融段 190-210℃(PP 熔点 160-170℃);
ABS 载体:熔融段 220-240℃(ABS 熔点 180-200℃)。
温度梯度控制:喂料段温度略低(防止物料过早熔融结块),从喂料段到机头温度逐步升高(如喂料段 100-120℃→熔融段 180-200℃→机头 200-220℃),确保物料逐步熔融,分散均匀。
三、配方调整:通过添加剂提升分散效率
合理添加分散剂、润滑剂等助剂,可降低颜料团聚力,增强树脂对颜料的浸润性,与机械剪切形成 “协同作用”。
1. 分散剂:降低颜料团聚力,促进均匀分散
作用机制:分散剂分子吸附在颜料表面,形成 “空间位阻”(阻止颜料颗粒重新团聚),同时降低颜料与树脂的界面张力(让树脂更易渗透到颜料团聚体内部)。
常用类型及用量:
低分子蜡类(如聚乙烯蜡、氧化聚乙烯蜡):适合 PE、PP 载体,用量为颜料的 5%-10%(过多会导致色母粒发黏);
高分子分散剂(如 EVA 蜡、聚酰胺蜡):适合高极性树脂(如 PA、ABS),用量为颜料的 3%-8%(分散效果优于低分子蜡,且不易迁移);
专用颜料分散剂(如炭黑专用分散剂 Disperbyk-163):针对难分散颜料,用量为颜料的 2%-5%(效果显著,但成本较高)。
使用方法:与颜料、载体树脂一起加入高速混合机,预混合后再进入挤出机(确保分散剂均匀接触颜料)。
2. 载体树脂:选择与颜料、下游基材相容性好的类型
原则:载体树脂需同时满足 “对颜料的包覆性” 和 “与下游基材的相容性”(若载体与基材不相容,即使色母分散好,下游着色仍会不均)。
匹配方案:
下游基材为 PE:色母用 PE 载体(如 LDPE,流动性好,易包覆颜料);
下游基材为 PP:色母用 PP 载体(如均聚 PP,与基材相容性最佳);
下游基材为多种树脂(如 PE/PP 共混料):色母用共聚树脂载体(如 EVA,兼顾与 PE、PP 的相容性)。
注意:载体树脂熔体流动速率(MFR)应略高于下游基材(如基材 PP 的 MFR 为 10g/10min,色母 PP 载体的 MFR 为 15-20g/10min),确保色母在加工时能快速分散到基材中。
3. 润滑剂:减少摩擦,避免分散过程中 “过热降解”
作用:降低物料与螺杆、机筒的摩擦系数,减少因摩擦产生的额外热量(防止树脂或颜料降解),同时改善物料流动性(让分散后的颜料颗粒更易均匀分布)。
常用类型:硬脂酸钙、硬脂酸锌(用量 0.5%-2%),与分散剂配合使用(润滑剂过量会导致色母粒强度下降,需控制总量)。
四、生产过程控制:避免二次团聚与污染
即使前序步骤到位,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仍可能导致分散不均,需注意以下细节:
1. 颜料添加比例:避免 “超量添加” 导致分散极限
分散极限:每种载体树脂对颜料的最大承载量有限(即 “分散极限”),超过极限后,树脂无法完全包覆颜料,必然出现团聚。
参考比例:
无机颜料(如钛白、铁红):最大添加量≤40%(载体树脂≥60%);
有机颜料(如酞菁蓝、偶氮红):最大添加量≤30%(有机颜料密度小,需更多树脂包覆);
炭黑(易团聚):最大添加量≤20%(高浓度炭黑母需特殊工艺,如造粒后二次挤出)。
2. 物料洁净度:避免杂质引入 “分散障碍”
颜料、载体树脂中若混入杂质(如金属颗粒、纤维、未融化的树脂块),会在挤出过程中成为 “团聚核心”,吸附颜料形成大颗粒。
控制措施:
颜料使用前过筛(用 120-200 目筛网,去除大颗粒杂质);
载体树脂需干燥(含水率≤0.3%,避免潮湿结块);
挤出机机头加装滤网(80-120 目),过滤未分散的团聚体和杂质。
3. 切粒与储存:防止分散后的颜料二次团聚
色母粒挤出后需快速冷却(水冷或风冷),避免高温下颜料颗粒重新聚集(冷却不足会导致颗粒粘连,形成二次团聚);
储存时密封防潮(潮湿会导致载体树脂吸潮,颜料易随水汽迁移团聚),尤其对尼龙、POM 等吸湿性载体色母。
楷锦新材料科技(广东)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色母粒、塑胶母粒、塑胶干燥剂、塑胶填充母粒、工程塑料改性.抽粒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。

[返回]   
楷锦新材料科技(广东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@ Copyright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BMAP】【GMAP
顾客服务中心:18372084656 访问量: 百度统计 粤ICP备17130892号
*本站相关网页素材及相关资源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速告知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* [后台管理]